隨著科技飛速發展 ,數字化已經成為各行各業的發展趨勢 。建築業從增量時代逐漸轉向存量時代 ,也由粗放式逐漸轉向精細化管控 。數字化轉型不僅有助於提高建築企業的競爭力 ,還能更好地滿足人們的需求 。《中國建設報》在中國數字建築峰會2023大會期間采訪了相關專家 、學者 ,了解他們關於建築業數字化人才培養 、設計企業數字化轉型 、BIM技術研發等方麵的思考 。
當前 ,我國經濟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 ,建築業進入轉型升級發展的關鍵時期 ,在技術變革 、產業升級多重因素疊加之下 ,建築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要求和標準不斷變化 ,建築產業工人隊伍老齡化嚴重 、高技能人才青黃不接等問題也使得建築企業人力資源管理麵臨較為嚴峻的挑戰 。
在建築產業工人隊伍建設上 ,應當在以下幾個方麵切實行動起來 :
一是要加大對“工匠精神”和“工匠人”的宣傳力度 ,使全社會形成“品質化”“精細化”“優質優價”的生產觀念 。尤其在典型企業 、典型人物的褒獎宣揚方麵 ,要拓寬宣傳渠道 ,加大宣傳力度 ,樹立崇尚“工匠精神” 、尊重“工匠人”的社會風尚 。
二是要加快建立“工匠人”的職業成長通道和薪酬激勵機製 。加大政策引導力度 ,製訂提品質 、創品牌的具體措施 ,建立科學合理的“工匠人”的職業發展通道 ,完善技術評價考核體係 ,對於技術能力的評價突出實用性 、實效性 ,提高高技能人才的薪酬福利水平 ,改善農民工的生存 、生活環境 ,從機製上保證“工匠人”有一個良好的職業發展環境和生存生活環境 ,不斷提高“工匠人”的生活質量 。
三是要加強技術工人培訓 ,著力提升操作工人的技術技能素質水平 。要發揮政府 、企業 、個人和社會四個方麵的積極性 ,建立起立體交叉 、注重實效的操作技能人才培訓 、使用 、提高的製度體係架構 。建立覆蓋更全 、標準更高 、機製更優的技術工人培訓體係 。例如在社會 、學校(含培訓機構) 、企業三個層麵建立連接更加緊密的培訓體係 ,以改變現在普遍存在的農民工“不培訓就上崗”或教學與實踐脫鉤的情況 。
四是要加快暢通農民工市民化發展的通道 。要加快改革城鄉二元結構體係 ,拆除農民工在戶口 、就業 、住房 、就醫 、社保 、子女入學 、升學 、高考等方麵的藩籬 。可優先考慮在城市已生活工作一定年限(比如說十年) 、技能素質達到一定級別(比如說高級技工)的高技能人才 ,使他們盡快市民化 ,享受市民的正常待遇 ,使他們能夠長期在城市安居樂業 、幸福生活 。
建築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要堅持以人為本 ,尊重人性 ,管理需求 。要尊重每一個個體成長 、成就人生的需求預期 ,提升相關人員從事建築業獲得的成就感 。一方麵要滿足員工追求美好生活的需求 ,激勵員工行有方向 、幹有目標 ,自由流動;另一方麵要把握人性規律 ,因勢利導 ,使員工在企業能夠各安其職 ,各盡所能 ,各得其所 ,各得其利 。
建築業作為傳統產業 ,必須把握數字技術和數字經濟的發展規律和趨勢 ,加快數字技術與企業管理的深度融合 ,切實提高全要素生產率 。建築企業的數字化轉型要堅持需求導向 ,用字當先 ;要堅持人機結合——人+機 ,機+人 ;要在實際應用場景數字化上下功夫 ;要清晰產業鏈各市場主體之間的數字化需求 ,實現共生共享 ;要大力推動產業生態圈數字化 ,構建產業生態命運共同體 ,實現產業生態圈數據共用 、發展共贏 。
企業數字化成功與否關鍵在人。企業管理數字化建設需要“三隻手” ,即 :思路清晰 ,態度堅定的“一把手”(企業主要負責人) ;充滿激情 ,執行有力的“發燒友”(分管副職領導) ;業務精通 ,任勞任怨的“操盤手”(業務部門負責人) 。企業級數字化集成應用頂層設計需要“四個師”,即 :設計規劃師 、管理結構師 、IT架構師和平台建造師 。企業管理數字化操作實施需要“四人組” ,即 :信息化操作員 、財務業務操作員 、商務業務操作員、物資業務操作員 。
人才培養是建築企業的戰略課題 ,企業應積極探索符合實際發展需要的人才招聘、培養 、使用 、管理的新路子 。